即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近日,記者走進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龍泉街道汪河水南村,發現這里的很多休閑場所都設計了精美的二維碼,掃碼進入后,會看見14個不同的“有聲圖書”入口,每個入口對應一個專輯,方便村民聆聽。
“針對農村黨員年齡普遍偏大、視力下降,無法長時間閱讀等問題,我們精心挑選了高質量的黨史音頻和其他實用音頻,試點建設了一個‘有聲圖書館'�!饼埲值傈h建辦負責人邢學剛告訴記者,一段時間以來,轟轟烈烈的黨史學習教育在即墨區全面鋪開。
活用各類資源,將學習教育深度推進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北安青年說'的主播萌璐,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黨史故事是《毛澤東不忘群眾吃水難》……”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一檔以“不忘來時路,共讀百年史”為主題的黨史學習宣講欄目——“北安青年說”在即墨區北安街道公眾號上線。這支由北安街道各行業青年人組成的主播團隊,以圖、文、聲結合的方式,讓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躍然眼前,居民可以隨時隨地播放、收藏、回聽,甚至留言、轉發,參與度和互動性非常高,打造了立體宣講新模式。
“我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主要講建黨初期的艱辛、革命前輩的堅強意志和無私擔當精神�!钡谒钠谇嗄暾f誦讀人、北安街道工作人員劉寧說,搜集素材時,他把建黨初期的資料看了好幾遍,不單是為了做好宣講欄目,也是希望通過這種入腦入心的學習真正提升自己。
“我已經走了18740.98里,到隴西了,你呢?”“我都走了20000多里,到靜寧了,我們支部群里的黨員經常一起打卡,大家一輪又一輪的你追我趕,生怕長征路上掉了隊!”6月21日上午,在即墨區直機關傳唱紅色經典比賽調度會上,一群黨員圍坐在桌前,討論著自己的行走里程。
今年3月底開始,即墨區委區直機關工委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利用“即墨機關黨建”微信公眾號組織開展了“學黨史,悟思想,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采取“線上長征重點地點知識講解+黨史在線答題+線下徒步健身”相結合的方式,按照紅軍長征線路設置27個站點,從江西瑞金出發,通過微信運動步數兌換里程的方式“重走長征路”,途經宜章、瀟水、烏江、遵義、赤水、大渡河、瀘定橋、臘子口等地,力爭“十一”前“走”完25000里長征路,在甘肅會寧實現勝利“會師”�;顒影l起至今,共有78支隊伍5643名黨員參與,生動的學習方式得到了一致好評。
最近一段時間,柳腔小戲《面子》在即墨區多個村莊、學校上映,這部由即墨區柳腔藝術中心優秀青年演員演繹的作品,講述了90歲高齡的老兵張富清勸導自己的孫子孫媳不要為自己操辦壽宴的故事,將脫貧致富和禁止餐飲浪費等結合在一起。退伍老兵堅持樸素生活、不忘初心的故事既詼諧幽默又發人深省,贏得了觀眾聲聲喝彩。
“今年,我們在送文化下鄉時充分結合了黨史教育,根據節目內容,適時穿插講述黨史知識,讓群眾既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魅力,又學到了黨史知識,從傳統戲曲中獲得新的領悟�!奔茨珔^柳腔藝術中心主任張成林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即墨區將文化大篷車開進了農村社區和校園,為老百姓和學生送去《喜上加喜》《最美的人》《面子》等經典紅色柳腔劇目。大篷車送紅色文化下鄉20余場次,開展紅色文化戲曲進校園活動3場,惠及群眾萬余人。
做好結合文章,以學促干開創發展
日前,面對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安全鑒定報告,即墨區佳源都市小區3號樓居民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暗谌綑z測報告我還是比較信任的�!毙^居民梁女士說。
原來,該小區3號樓某住戶因裝修問題屢屢被投訴,因對當事人砸掉的是否是承重墻存在爭議,投訴人和當事人情緒均比較激動,該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
面對這一難題,即墨區城市管理溝通平臺發揮了作用。佳源都市小區城市治理服務站站長于明梅一聲“哨響”,召集街道、綜合執法、物業、部分業主、投訴人、當事人以及第三方鑒定機構現場辦公,并邀請媒體全程跟拍。在多方共同參與下,一場看似無解的糾紛得以妥善解決。
“在讓黨史入腦入心的同時,我們進一步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鼻鄭u市即墨區委書記韓世軍說,我們梳理了人居環境、服務企業、教育衛生、道路交通、服務民生等8類為民實事類項目,單獨設立群眾急難愁盼事項臺賬,堅持以學促干,各職能部門分別結合自身業務,認真查擺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堵點,讓事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6月22日上班高峰期,在人流車流量較大的即墨區流浩河三路與天井山一路路口,來自即墨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志愿者盛士德手持文明勸導旗,勸導一名騎電動車等紅綠燈的市民將車退到白線后面。
“為了切實發揮志愿者在社會治理中‘神經末梢'的作用,我們組織了各級文明單位一萬多名志愿者,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主動協助執勤交警對行人和非機動車亂穿馬路、闖紅燈、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維護公共秩序�!奔茨珔^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韓樹勛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