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村街道: 黨建統領 共建城市社區“朋友圈”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藍村街道充分發揮城市社區黨組織統籌功能,積極深化“墨城一家親”黨建品牌,壯大基層黨建“朋友圈”,推動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功能協同發力,促進黨史學習教育外化于行、內化于心。

用好“聯”力量,鍛造主心軸
“我們的小區環境變得干凈啦!”家住藍村街道陽光小區的居民王連強在看到整潔的路面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改變街道部分無物業管理老舊居民小區存在的臟、亂、差衛生死角現象,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給群眾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11月2日,藍村街道政和路社區牽手即墨區交通運輸局,在陽光小區開展“社區一線黨旗紅”共建活動,來自區交通運輸局黨員代表、社區干部、小區居住地黨員、小區網格員、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等30多人參與本次活動,對陽光小區的衛生死角進行集中整治清理。

在整治工作現場,經過簡單分工后,參與共建活動的人員開始對居民小區內房前屋后和道路兩側的雜草、磚瓦砂石、建筑裝修廢料以及廢棄家具、沙發等垃圾雜物予以徹底清理清除。雖然當天氣溫較低,大家依然干勁十足,充分發揮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奉獻精神,清理一處又一處,不留任何衛生死角。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小區內的環境衛生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受到小區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為使“零散”變“整合”、“孤立”變“共建”,藍村街道轄區的兩處城市社區全面協調、溝通和推進黨建聯盟工作,既加強了黨對物業的領導,又高效完成了防疫抗疫、垃圾分類、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等工作。為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見實效,鼓勵居民更好發揮自治作用,街道建立社區居委會、小區物業公司、居民代表、利益相關方“四方聯動”機制,每月召開多方聯席會議,在小區環境維護、集中供暖、車位規劃等多項議題上,通過搭建“上下聯通”、“面對面協商”等渠道,實現居民服務零距離、矛盾化解零積存、依法治理零偏差工作目標。
用好“鄰”力量,架起連心橋
基于城市社區居民學歷高、素質高、所屬社會圈層高的特性,陽輝路社區黨總支積極挖掘居民領袖,招募成立一支由律師、教師、銀行、政府機關等人員組成的黨員先鋒隊。每逢周末,他們便會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有困難我來幫”活動,利用自身特長和社會資源,為周邊居住小區的居民提供法律援助、糾紛調解、青春期教育、就業指導、政策咨詢等服務,切實幫助居民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
家住陽光園小區的小張因資金鏈出現問題,自己經營的公司舉步維艱,正當他為籌措資金而感到犯難時,黨員先鋒隊成員王凱在了解情況后,主動找到小張,黨員先鋒隊過硬的業務能力當即為他分析出最理想滿意的解決辦法。在黨員先鋒隊的協助下,小張將名下的一套商品房抵押給轄區一銀行,該銀行在短時間內為小張下放200萬貸款,徹底解決了小張公司急需資金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