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杜絕電動車“上樓”,潮海街道古城社區疏堵結合見良效
“禁止非機動車進入電梯,謝謝合作……”王大爺剛將電動車推到電梯門口,警示音隨即響起并開始循環播放,直到他把電動車推到離電梯門口有一定距離的地方,警示音才消失。
為避免電動車“上樓”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青島市即墨區潮海街道古城社區走出了一條疏堵結合的治理之路。
“防”上樓,智能警報拉“紅線”
電動車小巧方便,是不少居民日常出行選擇的交通工具。但近年來,因電動車進梯入戶、人車同屋而引發火災的事件屢有發生,電動車“上樓”也成了困擾不少地區的安全隱患。
上文提到的“警示音”是潮海街道古城社區居民樓安裝的電動車“上樓”自動報警識別系統,安裝目的是為了防止居民將電動車推到家中充電�!白詣訄缶鞯臄z像頭和電梯連在一起,一旦識別到有電動車存在,就會響起報警信號,電梯也會暫停運行�!鼻鄭u耀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杜芳介紹說。
據了解,古城社區居民多為回遷居民,安全意識不足,加之社區建設之初并沒有規劃設立電動車停放及充電地點,所以居民們都習慣借助電梯,把電動車推回自己家中充電。長此以往,電動車“上樓”存在的隱患引起了社區居委會的關注。
“惠”充電,合理排布充電“圈”
2021年,古城社區開始了破冰之舉的第一步。因為小區是建成區,作為居民的公共場所,新增建設面臨著諸多困難。古城社區先后召開了黨員會、居民代表會等多次會議,最終才確定以B2區和D2區為試點建設充電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滿足居民們的電動車充電需求。
取得居民們的同意,只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之后,古城社區又面臨著如何引進電動車充電樁的大難題。
考慮到現實條件及情況,社區最終確定以第三方籌資、愛心企業捐助為主,政府補貼、居民自愿捐助為輔的方式,籌資充電樁建設資金。在一期建設中,共設立了120個電動車充電插頭,結合小區電動車保有量800輛以上的實際情況,后期又增設300個,小區現共有420個充電插頭,遠超充電插頭量為電動車保有量20%~30%的行業要求標準,完全滿足居民的充電需求。
此外,社區還設立了電動車臨時存放處,不充電時,居民們就可以將電動車推入臨時存放處停放,既能保證電動車不被日曬雨淋,又實現了充電樁的循環使用。
“納”民聲,基層治理探“新方”
在充電樁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基礎上,如何能夠真正做到電動車“不上樓”?
古城社區為此采取了“疏堵結合”的方式。
“一是進行宣傳引導,讓居民從根本上意識到電動車‘上樓'的危害;二是安裝自動報警識別系統,防止電動車進梯入戶的現象發生�!背焙=值拦懦巧鐓^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吳經岳說道。電動車“上樓”存在著極大安全隱患的同時,對樓道的日常管理及電梯的使用壽命也有著較大影響�!白猿潆姌督ǔ珊�,我們大概用了半年時間的宣傳引導,讓居民逐漸接受電動車下樓充電、停放,實現思想上的破冰才是最重要的�!�
貼心的設計和考量,漸漸地讓居民嘗到便利的甜頭,生活更具“安全感”�!爸霸谏厦�(家里)充電危險,現在在下面(充電樁)充更安全�!鄙鐓^居民李阿姨說。
談到基層治理的經驗,吳經岳談到:“一定要注重并運行好治理、管理體系。在網格狀治理體系中,樓長、單元長等要當好志愿者、服務者、監督者。社區建設不能只依靠政府,依靠某個部門,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讓居民都動起來,做到全民參與,形成一股合力,才能達到系統治理的真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