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海:一方豆腐“解鎖”共富密碼
發布:2024/5/20 9:25:56 來源:即墨信息港 瀏覽次 編輯:佚名
一方豆腐,百味人間。不少人的鄉愁里,都有一方豆腐。潮海街道的障村豆腐就是當地百姓“時常會想起,不吃會惦念”的家鄉味。
近日,潮海街道奎明村的墨城障村豆制品廠加工車間里一派“熱氣騰騰”的繁忙景象。磨料、過濾、點漿、壓制……師傅們有序忙碌著,經過一系列工序加工,散發著濃郁香味的障村豆腐出爐了。
奎明村村民做豆腐的手藝向來是一絕,所做的豆腐和豆制品遠近聞名。300多年來,奎明村的豆腐憑著其潔白細膩、含漿量低、筋道可口的特點備受當地百姓喜愛。
“別看一方豆腐不起眼,但制作起來卻有著一套嚴格的技藝,從豆子變成豆腐,需要歷經13道工序,精選、研磨、點漿和壓制等每一個環節都關系到豆腐的口感和色澤。特別是點漿,要一邊加鹵水一邊觀察豆汁的凝固狀態,必須一次成功,中間不能斷,如果加多了鹵水,豆腐就老了,成品量也會減少,加少了豆腐容易碎裂。這一環節非�?简炑哿徒涷��!避囬g工人劉勤茂說。
20世紀80年代,奎明村從事豆腐生產經營的家庭達70戶。但隨著時代變遷,家庭豆腐坊“單打獨斗”的經營模式舉步維艱。
“從小我們都是吃著障村豆腐長大的,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門手藝失傳和沒落。讓障村豆腐再創輝煌,成為大家飯桌上受歡迎的‘�?�',也是我們村里人共同的心愿�!笨鞔妩h委書記周學智說。
村莊有煩惱,黨委想辦法。能不能由黨委牽頭,成立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豆制品于一體的共富公司,在將障村豆腐發揚傳承光大的同時,還能進一步盤活集體經濟、解決村莊就業、提高村民收入?
為了進一步將豆腐產業做大做強,在潮海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2023年以來,奎明村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建引領、聯村共富”的發展模式,注冊“墨城障村豆制品”商標,成立青島奎明工貿有限公司,建起墨城障村豆制品廠,引進一套完備的加工設備,拉起一支具有豐富豆制品加工經驗的村民團隊,采用古法傳統手藝和現代機械相結合的方式,大大提高豆腐的質量和產量。
“為辦好共富公司,我們村黨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判部署,帶領黨員和村里有豆制品制作經驗的村民前往外地考察學習生產運營經驗,并積極開展市場調研,把原來單一、傳統的擺攤式銷售方式改為訂單式、配送式和電商式相結合,進一步拓寬產品銷路,擴大銷量�!敝軐W智介紹,目前,公司實現了20余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家門口”就業,日均豆腐產量達500公斤,年利潤可達30余萬元。
墨城障村豆制品之所以能成功“出圈”,得益于“黨建引領、組織搭臺、各方參與”的發展思路,一個豆腐產業,讓奎明村理順了“村民、村集體、共富公司”這三個主體之間的關系。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潮海街道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激活共富公司紅色動能。不斷加大投入,在產品種類上持續創新,研發石磨豆漿、豆腐腦、腐竹等系列產品,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注重品牌建設,鏈接商會黨組織和各類展銷平臺,探索多元化銷售渠道。從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把豆腐產業這篇文章越寫越精彩。
近日,潮海街道奎明村的墨城障村豆制品廠加工車間里一派“熱氣騰騰”的繁忙景象。磨料、過濾、點漿、壓制……師傅們有序忙碌著,經過一系列工序加工,散發著濃郁香味的障村豆腐出爐了。
奎明村村民做豆腐的手藝向來是一絕,所做的豆腐和豆制品遠近聞名。300多年來,奎明村的豆腐憑著其潔白細膩、含漿量低、筋道可口的特點備受當地百姓喜愛。
“別看一方豆腐不起眼,但制作起來卻有著一套嚴格的技藝,從豆子變成豆腐,需要歷經13道工序,精選、研磨、點漿和壓制等每一個環節都關系到豆腐的口感和色澤。特別是點漿,要一邊加鹵水一邊觀察豆汁的凝固狀態,必須一次成功,中間不能斷,如果加多了鹵水,豆腐就老了,成品量也會減少,加少了豆腐容易碎裂。這一環節非�?简炑哿徒涷��!避囬g工人劉勤茂說。
20世紀80年代,奎明村從事豆腐生產經營的家庭達70戶。但隨著時代變遷,家庭豆腐坊“單打獨斗”的經營模式舉步維艱。
“從小我們都是吃著障村豆腐長大的,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門手藝失傳和沒落。讓障村豆腐再創輝煌,成為大家飯桌上受歡迎的‘�?�',也是我們村里人共同的心愿�!笨鞔妩h委書記周學智說。
村莊有煩惱,黨委想辦法。能不能由黨委牽頭,成立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豆制品于一體的共富公司,在將障村豆腐發揚傳承光大的同時,還能進一步盤活集體經濟、解決村莊就業、提高村民收入?
為了進一步將豆腐產業做大做強,在潮海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2023年以來,奎明村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建引領、聯村共富”的發展模式,注冊“墨城障村豆制品”商標,成立青島奎明工貿有限公司,建起墨城障村豆制品廠,引進一套完備的加工設備,拉起一支具有豐富豆制品加工經驗的村民團隊,采用古法傳統手藝和現代機械相結合的方式,大大提高豆腐的質量和產量。
“為辦好共富公司,我們村黨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判部署,帶領黨員和村里有豆制品制作經驗的村民前往外地考察學習生產運營經驗,并積極開展市場調研,把原來單一、傳統的擺攤式銷售方式改為訂單式、配送式和電商式相結合,進一步拓寬產品銷路,擴大銷量�!敝軐W智介紹,目前,公司實現了20余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家門口”就業,日均豆腐產量達500公斤,年利潤可達30余萬元。
墨城障村豆制品之所以能成功“出圈”,得益于“黨建引領、組織搭臺、各方參與”的發展思路,一個豆腐產業,讓奎明村理順了“村民、村集體、共富公司”這三個主體之間的關系。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潮海街道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激活共富公司紅色動能。不斷加大投入,在產品種類上持續創新,研發石磨豆漿、豆腐腦、腐竹等系列產品,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注重品牌建設,鏈接商會黨組織和各類展銷平臺,探索多元化銷售渠道。從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把豆腐產業這篇文章越寫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