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村名故事系列——豐城篇
發布:2024/12/24 10:06:11 來源:即墨信息港 瀏覽次 編輯:佚名
即墨地區的村名,伴隨歷史的演進,已經積淀為一種特色鮮明、內蘊豐厚的村名文化。村名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符號,它凝結著歷史,承載著記憶,牽動著鄉愁。
即墨有很多聚集較近使用相同村名的村落,如某某屋子、某某溝岔、某某演泉、某某旺疃等等。

于家豐城
距離即墨區人民政府駐地39.4千米。相傳,明永樂年間(公元1402~1424年),于姓人家最早遷來此地立村,為祈五谷豐登、人丁興旺,故以吉祥嘉言取村名為“豐城”。清同治版《即墨縣志》標作鳳城,古碑文也有寫作“豐成”。后來為了與其他豐城村莊區別開來,名前冠以姓氏稱“于家豐城”。清末《即墨縣鄉土志》標為東豐城。

時家豐城
距離即墨區人民政府駐地39.2千米。依據地名志記載明永樂三年,時姓來此立村,位于于家豐城西側,稱時家豐城,據《時氏族譜》記載,宋元之時,時姓已經卜居此地�!都茨h鄉土志》標為中豐城。
任家豐城
距離即墨區人民政府駐地39千米。萬歷時(1573-1619),任姓在豐城西(約0.75公里處)立村,因靠近豐城,稱任家豐城�!都茨h鄉土志》標為西豐城。

豐城河南
距離即墨區人民政府駐地39.4千米。據傳:明萬歷時(1573-1619),林邵兩姓在豐城河南定居,名村為河南。如今村中主要姓氏為王姓、崔姓�!都茨h鄉土志》標有河南。1980年地名普查時,河南更名為豐城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