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即墨兩會|奮力描繪宜居宜業宜游溫泉新篇,即墨區溫泉街道各項事業齊頭并進、全域共美
扮靚鄉村振興底色……
2024年,溫泉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緊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推動特色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實現各項事業齊頭并進,全域共美。
黨建引領聚勢賦能,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抓好黨建促鄉村振興。建成溫泉電商直播基地,通過黨組織書記直播帶貨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40余萬元;依托數字溫泉服務管理平臺,運用“智慧云腦”為鄉村治理增“智”提“質”,入選青島市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打造“周五議事日”活動,暢通居民訴求反饋和問題解決渠道,實現居民有事“快響應”、服務居民“零距離”,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
深度推行“黨員中心戶+紅色管家+居民代表”的“1+1+1同心網格”,充分發揮“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及時化解群眾“身邊事”,切實提升居民滿意度。推行“5101”物業工作法,對于居民反映的問題5分鐘回復,10分鐘到現場,1天內出解決方案或直接解決,提高了問題解決效率,轄區居民滿意度持續提升。
重點項目向“新”而行,落地建設“熱氣騰騰”
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計抓招商、上項目,全力以赴拼經濟、促發展。海洋生物醫藥和海洋新能源兩大千畝產業園加速布局,8個重點項目按時推進,藍谷膜天科技產業園項目、美谷生物科技項目、藍澎實驗室項目等已完工,竹藤大型工程材料實驗室目前正在裝修,千里新材高性能氮化硅制品產業化及總部基地項目完成基坑回填,正在進行基礎施工,海爾新能源智慧能源控制器項目主體已封頂,隆基電網側儲能電站、中移康養等4個在談項目,發展后勁充足。
依托海洋產業供給優勢,不斷調整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搭建政策扶持、金融支撐、產業服務三大平臺體系,為新一代海洋夢想家創造最舒適的創業環境。以企業訴求為導向,通過開展幫辦代辦等各種協調服務,建立完善項目全流程跟蹤服務機制,助力項目建設。
農文旅深度融合,鄉村振興開出“多彩花”
因地制宜引導合作社帶頭發展現代農業,規模種植富硒黑花生、水果花生和哈密地瓜等農特產品,以直播助農有效促進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建成花海農田生態農莊、山東大學學習教育實踐基地等農文旅綜合體項目,開設農耕種植、農事體驗等田園課堂,承接各類研學活動。
持續拓展全季旅游,不斷為美麗鄉村有機賦能。推出了“溫泉+”多元產品體系,將特色溫泉與鄉村采摘、非遺體驗、露營運動等多元化項目結合,創設旅游消費新場景,滿足獨居旅行、親子游樂、康養度假等不同客群需求。同時,注重“名片式”景點建設,將人文底蘊與現代元素融合,精心打造“一門三秀才”“石屋小巷”“竹林流水”等特色打卡地。
人居環境提檔升級,扮靚鄉村振興底色
改善人居環境,扮靚“面子”更要做實“里子”。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建設1萬畝高標準農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進村入戶,完成轄區內723戶清潔取暖改造,全力打造綠色低碳的清潔供暖體系;推進駐地農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工程,打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毛細血管”。完成12個自然村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提升鄉村發展質量,提高鄉村生態宜居水平。讓鄉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讓鄉村“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
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探索出農村人居環境積分制的新模式。在緊密結合美德信用轉化機制建設,創新基層治理的基礎上,溫泉街道全域推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數字積分制”,逐漸增加鄉風文明、綜合治理、美德信用等內容,把紛繁復雜的村級事務進行量化,有效延伸積分制管理觸角,逐漸形成街道黨工委領導、自然村黨支部落實、黨員帶頭、群眾積極參與的鄉村“智”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