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證上面積與購房合同面積不符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2020/5/16 11:52:31 來源:轉載 瀏覽次 編輯:佚名
1、設計圖與實物間的誤差
在建房子之前的時候就有了設計圖,但別人在買房時房子還未完成,而開發商為了快速回籠資金,就會以“期房”的方式出售,買房的人很多都是沒有見到實房的,所以房子完工建成后,就會發現實際面積與設計圖上面有一定的誤差。
2、開發商的促銷手段
很多開發商都會打著贈送面積,買房子送陽臺等“優惠”來吸引顧客進行促銷,但實際上辦理房產證的時候,陽臺的面積仍然會被算進總面積當中。如果之前在簽署購房合同的時候就已經確定好了實際的面積,那么就應該及時補退差價,保證房產證上面的面積不要弄錯。
3、公攤面積的增加
房產證上的面積變大,還有一個可能是由于公攤面積的變大。如果購買房子的時候,并沒有準確的說明具體的公攤面積,那么開發商在修房子的過程當中,很有可能就已經將這些地方進行了擴大,這就導致我們需要承擔的面積增加了。
面積不符怎么辦
購房合同中一般都會約定購買房屋面積,以“多退少補”的原則解決房款問題。因此購房者在購房時應該多關注一下購房合同和房產證上的合同是否一致,并且保留相關證據,當發現房產證上的面積少于購房合同一定比例時,可向開發商提出退款要求。
如果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那么按照下列的方式來處理:
如果房屋面積比實際面積縮水3%,包括3%,按照合同的約定房屋價格據實結算,要求開發商把差額退回來。如果超過3%,那就有兩種選擇了,要求退房開發商退款并支付已付房款的利息,或者不退房3%以內的房價由開發商返還,超過3%的部分由開發商雙倍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