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藍村:“糧心書記”王德生的“糧心”實踐
“即墨區藍村街道壯武村糧食加工設施建設項目得分94.08分�!痹趧倓偨Y束的2024年青島市“黨建引領·強村富民”強村共富項目爭先賽中,壯武村黨委書記王德生榮獲一等獎,這個好成績也為村莊的共富項目爭取到了260萬元的市級財政補助。
即墨區藍村街道的壯武村,現如今是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村”,黨委書記王德生,用了13年的時間,帶領鄉親流轉土地,把“邊角料”拼成“大糧田”,成功打造“千畝方”“噸半糧”示范田,讓這片土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選準致富發展“黃金跑道”
為更好選準致富道路,王德生多次召開村“兩委”會議、黨員群眾代表會議研究產業路子,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吸收優秀區位、優秀村莊好的發展經驗,最終選準了“鄉村公共資源+強村共富公司”的致富路徑,堅定黨支部帶領村民致富的信心。2023年王德生成立了壯武村綠色農業科技共富公司,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20余萬元。

以糧為綱,開辟集體經濟“綠色通道”
王德生坦言,農村土地資源有限,提升土地單位面積的效益,發展‘高附加值'特色農業就顯得至關重要。經過調研,王德生決定引進優良糧食品種,同時采用小麥、玉米一年兩作的模式,實現了高產高效的農業生態種植。此外,還聘請了青島農業大學的教授進行土壤改良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指導,2021年村莊種植的小麥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壯武村作為青島市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的建設主體,輻射面積1萬畝,糧食年畝產由原來的2400斤提高到現在3000斤,畝產量提高25%。隨著更多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投入使用,力爭到2025年實現綠色增糧示范區主糧作物“萬畝片”示范田。

搶抓機遇,踏上村強民富“康莊大道”
為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王德生牽頭摸排有土地流轉意向的村民,將撂荒等低效利用耕地進行流轉盤活,累計流轉全村3000多畝土地。2024年壯武村計劃投資320萬元實施糧食加工設施建設項目,建設3300平米糧庫、300噸糧食烘干塔及相關設施一套。項目預計今年9月底完工,建成后每年可儲存玉米3000噸、小麥3000噸,同時帶動新流轉土地5000畝,每年實現集體增收110萬元,帶動30多個家庭農場參與糧食作物種植,解決200多名閑散勞動力就業。
13年的“糧”心堅守,王德生用行動踐行了“糧心書記”的初心,落實了中央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大政方針,在捂好國家糧袋子的同時,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下步,壯武村將持續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依托強村共富公司,把延長糧食作物產業鏈條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點,實現共同富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藍村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