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鎮:灘涂地里的芹菜,成了區域“金招牌
海風吹拂下的青島市即墨區金口鎮海堤村,還能感受到絲絲涼意。此時并非種植芹菜的主要時節,但在青島彭齡金口芹菜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彭齡合作社)碩大的陽光大棚里,一棵棵芹菜筆直挺立,整整齊齊地鋪展開來,非常壯觀。
隨著種植技術的進步,金口芹菜實現了從一年兩茬到全年供應的轉變,并從默默無聞的蔬菜,轉變成當地一張響當當的農產品名片,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金口芹菜的俏銷,得益于其獨特的美味,而其美味,則源自其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以海堤村為核心的種植區域曾是一片灘涂地,經過五龍河、南阡河、蓮陰河三條河流的天然淡水沖刷,形成了獨特的弱堿性土壤,為芹菜提供了絕佳的生長條件。
彭齡合作社理事長張若亭曾在這片土地上,試過種植地瓜,但收成極差,種出的藍莓也能酸掉牙,唯獨種植出的芹菜品質出類拔萃,實心、無筋且脆甜多汁�!凹幢惆呀鹂谇鄄说姆N子帶到其他地方種植,也種不出這種獨特的味道�!睆埲敉ふf。
然而,這個“天賦型”選手,也曾名不見經傳。時間撥回20年前,當時僅有海堤村種植芹菜,每家幾分地,整個金口鎮加起來種植面積不過幾十畝,種植戶各自趕集零售,規模既小又分散,無法形成價格優勢,每斤售價徘徊在3毛錢左右。
為了不辜負這片土地的天然優勢,金口鎮政府牽頭整合零散的種植戶,在海堤村成立首個專業合作社——彭齡合作社,帶領種植戶集中力量闖市場,金口芹菜由原本單打獨斗的散賣模式,轉變為向即墨以及全青島的菜市場、酒店供貨�!白畛醯膬r格是每斤8毛錢,后來我們試著把價格上漲到1.2元左右,市場也欣然接受�!睆埲敉ふf。
之后,金口芹菜的銷量和售價都迅速增長,加入種植行列的農戶也越來越多�,F在,全鎮的芹菜種植已由海堤村拓展到周邊10個村莊,涉及的種植農戶超500戶、專業合作社5家,年產量達兩萬噸左右。
現如今,金口芹菜已銷往全國各地。為了保障充足的貨源供應,各專業合作社及農戶不斷升級農業設施,拓展大棚面積,進行全年無間斷種植。
“我們采用的是階梯種植法�!睆埲敉ふf,他們在全年育苗的情況下,按時間分批種植芹菜苗,巧妙地利用時間差控制不同區域的生長周期,從而能夠在不同的時間段內收獲芹菜。
全鎮適合種植芹菜的土地面積僅有約6000畝,目前已基本全部利用。階梯種植的方式不僅實現了芹菜的分批產出和持續供應,還有效避免了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種植可能導致的重茬問題。此外,種植戶們主動將原本可達1萬多斤的畝產量降低至7000斤左右,選擇在芹菜高度達到70厘米時進行采收,以此保證口感與產量的平衡,確保每一棵芹菜都達到最佳品質。
當品質與品牌雙雙得到市場的認可后,為了突破銷售渠道的單一性與價格瓶頸,金口鎮探索出了一條“分級”銷售的新路徑。
原本的統貨以及酒店供貨,可以被視為“大眾”產品線,為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金口鎮推出了升級包裝,其中之一是通過將芹菜的大部分外梗去掉,只保留最鮮嫩的二梗一芯或一梗一芯,精包裝后進入盒馬鮮生、麥凱樂等大型商超,每斤售價可超10元。
更為“貴族”的產品,是單獨售賣的芹菜芯。在芹菜收割之后,會先被存入地窖,以便其繼續生長,待芹菜芯的長度達到約25厘米時便可售賣,其價格達到了180元/斤。剩下的外梗部分則進入工廠,用以加工粉條、炒制茶葉等多樣化產品,進一步提升利潤空間。
金口鎮黨委委員兼政法委員李成強表示,為了更好地擦亮這張農產品金字招牌,金口鎮政府再次發揮引領作用,牽頭成立金口芹菜行業協會,并積極申報國家地理標志,構建起種植標準化、產品可追溯、經營品牌化的體系。接下來將致力于推動金口芹菜這一區域公用品牌朝著大規模、優品質、做強技術、做長鏈條的方向發展,實現品牌的轉化與提升,不斷帶動農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