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擔使命啟新程,奮力繪就新藍圖,即墨區通濟街道錨定目標、開拓奮進,實現各項事業齊頭并進
2024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3個,納統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3個;區級專項指揮部統籌馬山新區城市更新,安置區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12個老舊小區改造穩步施工,惠及4281戶居民,改造量位居全區首位;建立“紅鄰里·有事您說話”工作機制解決1134件民生實事;建成省級“暖心家園”及國家級“向日葵親子小屋”……
2024年,通濟街道全力落實區委、區政府賦予的“在產業發展、城市品質、民生保障、社會治理、作風能力五方面打頭陣、當先鋒”的定位和要求,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用擔當作為、主動入位打開工作新局面,交上了一份厚重亮眼的社會民生答卷。
簽約億元項目13個,筑牢根基增強發展動力
2024年街道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3個,納統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3個,3個市級重點項目、9個區級重點項目按計劃節點順利推進,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動力。蟻家人“品智公元”產業互聯網社區、產業共享檢品倉投入運營,產業共同體大樓正式啟動,全面升級產業互聯網項目。在海尚海招引吾悅廣場項目,重新打造15.8萬平方米購物空間。長阡美食街也經歷了改造升級,七星街更是榮獲了青島夜間消費特色街區的稱號。
街道優化營商環境,實施“走進去服務企業行動”,匯編249條惠企政策,支持企業發展,鼓勵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助10家外貿企業獲50萬獎補資金。打造便民利企的政務環境,“一件事一次辦”窗口全年共受理辦結事項102件,獲廣泛贊譽。
提升城市能級,塑造城市新貌
2024年區級專項指揮部統籌馬山新區城市更新,已累計拆除房屋面積18.9萬平方米,完成片區規劃調整和安置區相關手續辦理,安置區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扎實推進墨水河流域及支流防洪減災治理工程,極大減少汛期安全隱患。建成啟用2000余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電動汽車充電樁一期1500組現已開工建設。12個老舊小區改造穩步施工,惠及4281戶居民,改造量位居全區首位。
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精細化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果顯著,打造黃家埠南美麗鄉村示范村項目,于郭莊社區建設高標準農田2600畝,激活鄉村發展新動力。
增進人民福祉,共享幸福生活
將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扎實做好社會救助工作,為60余戶困難家庭申請救助資金16萬余元,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200余萬元。申請榮軍貸支持退役軍人自主創業,走訪慰問退役軍人、現役軍人家屬及優撫對象8000余名。
打造15處養老服務站,累計服務約5萬人次,為2300余名老年人提供基本居家養老服務和家庭醫生個性化服務。排查梳理供熱問題,保障群眾溫暖過冬。高效辦理群眾訴求,為群眾解決問題8.9萬余件。另外,星河城三、四期項目目前正在收尾,研究制定交付方案。
教育基礎設施持續提升,塑造“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通濟教育品牌。建成省級“暖心家園”及國家級“向日葵親子小屋”。實施“敲門行動”志愿服務130余場,服務超1.5萬人次。
提升服務質效,激發發展活力
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聚焦特殊群體的矛盾化解工作。2024年8月啟用社會治理中心,成為社會治理新地標。
積極推廣青島市物業服務問題“碼上辦”工作機制,對物業投訴高發小區進行專項整治。建強“紅色業委會”,完成92個小區業委會換屆,實現黨組織全覆蓋。通過建立“紅鄰里·有事您說話”工作機制解決1134件民生實事,匯聚通濟街道商會、新聯會、“濟英才”大學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形成“五社聯動”共治共享局面。
全覆蓋考察36個城市社區干部隊伍482人,開展村級班子精準研判整治提升常態化調研工作,挖掘后備力量143人,力求構建更加穩固、高效、富有活力的基層治理體系。
著力完善機關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有力引領干部隊伍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環,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