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即墨區潮海街道和潤社區:把好“四個關口” 織牢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防線
為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青島市即墨區潮海街道和潤社區結合新時代社會矛盾的新變化、新特點,緊盯基層治理前端,在排查、調解、宣傳、回訪上發力,嚴把訴源治理“四道關口”,不斷提升轄區內矛盾糾紛的掌控力、化解力,切實把矛盾糾紛發現在社區,解決在萌芽。
在排查上發力,把好矛盾糾紛“萌芽關”。把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主動權,推行“居民吹哨、格格報到”“見面問好”“板凳拉呱”等工作法,多維度暢通居民反饋渠道,隨時隨地掌握矛盾隱患,讓矛盾糾紛由“事后訪”變“事前防”,從“事找我”到“我找事”。持續推動網格員入戶走訪、網格巡查、矛盾排查化解,聚焦鄰里糾紛、物管矛盾、安全管理等五個重點領域的矛盾糾紛,對六個居住小區常態化開展巡邏和隱患排查,將矛盾糾紛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推動矛盾糾紛從被動調處向主動預防轉變。2024年以來,社區動態排查出矛盾糾紛及風險隱患20起,精準鎖定問題癥結,為后續化解工作夯實基礎。

在調解上發力,把好矛盾糾紛“化解關”。建立“微調解”模式,通過現場調解、登門調解、圓桌調解等方法,為群眾提供多元高效的矛盾化解渠道,及時化解矛盾消除隱患。發揮社區矛盾調處前沿陣地的作用,小區發生矛盾糾紛時,社區書記帶頭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將矛盾雙方召集在一起,了解情況并認真聽取雙方訴求后,從情理法的角度對雙方進行開導調解,引導雙方各退一步,最終成功化解矛盾。同時,社區吸納轄區20余名熱心居民擔任調解員,組建調解隊伍,協助開展矛盾調處、釋法說理等工作,推動訴源治理工作化解在最后一米,讓“有問題第一時間向社區反映,有問題找社區代辦”的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以來,社區現場調解安裝充電樁引發雙方業主矛盾,商戶墻面滲水引發物業矛盾以及業主圈占綠地引發鄰居投訴等20多個問題,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說理解紛的場所,讓社區成為矛盾糾紛的終點站。

在回訪上發力,把好矛盾糾紛“反彈關”。為避免矛盾反彈,社區建立“預防-排查-化解-回訪”閉環管控機制,對已經化解調處的矛盾糾紛,特別是物業糾紛、鄰里矛盾等一些常見問題實行定期回訪。推行動態跟蹤回訪法,以矛盾不反彈、和諧不出事為落腳點,通過電話、入戶、座談等方式對居民定期回訪,征求他們對社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當居民家中臨時有困難時,社區還及時走訪問需解憂。與此同時,社區開展“鄰里一家親”主題活動,邀請居民積極參與,既融洽居民關系,又增強了社區和諧。2024年以來,50余名居民變身為熱心居民和愛心志愿者,為維護小區和諧穩定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社區朋友圈持續擴大,治理半徑不斷擴展,形成互聯互動工作機制。真正做到調解居民“小糾紛” 促進社區“大和諧”。
在宣傳上發力,把好矛盾糾紛“引導關”。社區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堅持“關口前移、源頭治理”,做到矛盾隱患“早發現,早控制、早解決”。開展主題活動,舉辦專題講座,進行入戶宣傳,將普法教育貫穿于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全過程,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入腦入心,在社區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官方主流媒體宣傳社區基層治理的經驗做法,并在業主微信群廣泛轉發,樹牢正面輿論導向,給居民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2024年,社區各級主流媒體刊發各類新聞稿件100余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