廝殺的即墨城西 能否扛起即墨樓市復興的大旗?
即墨西能否扛起即墨樓市復興的大旗?
即墨這片土地,是近兩年青島樓市的一部更迭史。從藍色硅谷再到創智新區,多少片區從鮮為人知,到短短幾年迅速崛起。借著撤市劃區、地鐵11號線開通的東風,這些板塊一躍成為購房者追捧的置業熱區,一房難求,地王頻現。而就在這兩個板塊大放異彩的時候,即墨城西的商貿城片區卻低調得多。
即墨商貿城片區位于即墨城心西南,緊鄰青新高速、濟青高速,一直以來這里都主打商貿業,以產業興城。很少有開發商在此拿地建樓。早在2006年時,海信在此興建了海信馬山新城項目,隨后相繼有德馨園、即發陽光城、名門世家、佳源都市、綠城峴山花城等項目落子,但幾個項目開發都比較早,庫存慢慢消化完后,這里初現了住宅的斷檔。
今年以來,即墨城西備受矚目。簡單來說,就是新盤太多了。對于即墨城西來說,這是一個大鱷橫行的時代。各路開發商大規模進入這里,各方勢力盤根錯節。
究竟有多激烈?到目前為止,龍湖、榮盛、中南、中冶、中梁、藍城、招商、禹洲、海爾等房地產商帶著自己的項目在此“同臺競技”,就連已經告別青島三年的萬達,也在今年4月份以9.57億元競得兩宗地塊,以此宣告重回地產。這意味,在城西商貿區這片土地上,有了巨大的商業支持,雖然萬達這幾年在青島的幾個商場都略顯得老態龍鐘,毫無活力,但萬達把籌碼壓到這里,無疑給了板塊信心。
即墨城西確實有它獨特的一面。首當其沖的就是教育資源。德馨小學、華山路小學、長江路小學、即墨城西小學、即墨28中、萃英中學都屬于即墨比較突出的教育資源,附近的住宅也一直是比較受歡迎的學區房,承載了剛需購房的需求。而有了學區的加持,這里房子的抗跌性要比其他區域要強,因而也成為了投資者青睞的原因。
除了教育資源的加持,城西還有交通的優勢。即墨北站、汽車客運站均在板塊內,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這里是即墨接觸外界的第一線,也是即墨對外的一張名片。
而作為傳統的商貿區,這里匯聚了即墨服裝城、即墨中紡服裝城、即墨小商品新城等配套板塊,形成了商貿物流聚集區,有力的推動了即墨的經濟增長,帶來了滾滾的資源。
即墨西正在變為“實質性”的富人區。
首當其沖的是藍城玉蘭公館,項目2019年初開盤的時候,均價就達到18600元/㎡,如今經過了樓市一年多的起起伏伏,價格依然穩定在即墨城西的“天花板”,據近期的了解,精裝小高層均價已經達到2萬/平。
去年年底,龍湖以1.65億元拿下了兩宗地塊,龍湖·天奕項目應市而生。一共兩棟樓,188套房源,戶型皆為180㎡以上的大戶型。項目的宣傳語也很有氣勢“千萬級大平層”,單從這句話來看,是豪宅無疑了。從放風價來看,這個項目單價可能會到2萬/平,算下來總價接近400萬左右。這雖然不是主流價格,但也釋放了一個信號:城西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
其他項目,如招商公園、禹洲朗廷府,價格都在一萬五左右,這個價格也幫助項目搶收了一波客戶。接下來可能會有乘風欲上漲的項目,也有為了生存而降價的項目。但總體而言,目前城西的價格體系已經基本確定,毫無疑問成為即墨的高端購房圈層。
“千軍萬馬擠在同一條道上”
目前即墨城西樓盤之多,競爭之激烈,可能在下半年會更加突出。在這有限的空間里,擠滿了同質化的樓盤,價格相近,產品相似,廝殺自然無法避免。
量決定價,按照常理,這么多樓盤,價格戰肯定不可避免了。但對于即墨城西來說,經歷了前兩年樓市的起起伏伏,如今已經默默修煉成了一個更加適合居住的板塊,城市資源與產業資源雙結合,并向著更高的層面進階。更多的改善型品質樓盤入駐此片區,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對于買房人來說,板塊競爭激烈也許是一個福音,多元化的競爭會迫使房企更好的對待產品。對于開發商來說,這是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大家真刀實槍用產品說話,市場自然會回饋最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