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青島放松限購限售的可能有多大?
青島現在執行的樓市調控政策主要內容為:
一是,在青島七區三市范圍內,新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需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5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二是,在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包括高新區)范圍內,外地戶口的購房條件是:能夠提供從購房申請之日起前2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12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補交、補辦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不予認可。 三是,在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包括高新區)范圍內,本市戶口限購2套,符合上述條件的外地戶口限購1套。
這個調控政策,從限購、限售兩方面堵上了房子肆意流通的口子,尤其是5年限售徹底嚇走了炒房客。
調控政策的初衷是好的,青島房價也降了很多,房價對于買房者已經友好了很多。但青島的調控政策也不可避免的誤傷了換房改善、急用錢賣房的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強制”改變了青島樓市的走向。
2018年青島房價瘋狂上漲,這是不健康的;現在青島樓市跌跌不休,樓市近乎“凍”住,也很難說是健康的。
我國經濟靠房地產拉動的局面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我國經濟的增長仍然離不開“住房消費健康發展”。試想,沒有房地產,沒有賣地收入,你所在的城市何以建成現在的城建水平。
所以,對待樓市,我們應該以正常心看待,青島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還需要樓市的支撐。
青島只是一個二線城市,現在的樓市調控政策卻媲美一線城市,其實有點嚴了。其中的5年限售,全國沒有幾個城市實施。
5年限售是青島2018年救急用的,救完急正逢全國樓市調控趨嚴,卻是解綁不了了。這其實都是青島買房者作的,沒有2018年的瘋狂,也不會有現在的暗淡。
既然現在的調控政策有點“德不配位”,那有沒有解除或者放松的可能呢?
這兩年北方大城市的樓市都不怎么好,大多城市都在“放松”之路上有一些嘗試。
近期鄭州有“鄭州市戶口可放寬購買第三套、外地戶口可放寬買第二套”的傳聞,天津有“外地客群,由企業統一申報,不用落戶即可享受天津市民購房同等資格”的傳聞,環京的懷來有“限購政策已經廢止,購房不再受套數限制”的傳聞。
當然,這三個城市的相關部門都一一否認了,但私下有沒有進行卻是不可知了。
這種只有傳聞、沒有公文的“放松”是地方政府的一種新嘗試,因為今年上半年的公開放松政策都被收回了。
上半年,山東省內的青島、濟南都有這樣的政策,青島在4月10日以“2020青島百日萬店消費季”的名義試圖變相放松限購限售,濟南在3月15日以《關于促進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發展十條政策》的名義放松限購,結果都被收回了。
“房住不炒”是國家的政策,但“一個不怎么上進”的樓市不利于地方政府的“政績需要”,因此怎么放松調控、以什么名義放松調控就成了央地之間的新“博弈”。
國家要得是一個健康的樓市,不是房價暴漲、炒房客滿天飛,也不是價格暴跌、房子不流通,而是一個不傷害民生、不傷害經濟的溫和的慢牛行情。
國家對樓市最新提法是:“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
因此,長期來看,過度炒房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該禁止,過度限制樓市流通的政策也該停止。
像青島的5年限售,本意是遏制瘋狂搶房炒房、房價暴漲、市民張口閉口都是房子而無法安心工作的不健康現象,而不是去制造另一個房價持續下跌、樓市緩慢流通的不健康現象。
我感覺下一步樓市調控的方向肯定是因城施策,調控不嚴的進一步加強,過度調控的適度放松,最終找到一個央地、市民都能接受的方案。
所以說,未來青島樓市調控政策適度放松的可能還是很大的。但到底是什么時候,也許是明年,也許是后年,也許會先悄悄進行,這個就不好說了。
而對于買房的你,尤其是剛需自住者,最好還是要趁樓市不好、房價偏低的時候盡快買到房,樓市的發展、房價的上漲總是以收割剛需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