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配調”集成貫通,即墨區供電公司推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
今年,即墨區供電公司全面提升營銷、生產、調度專業數據完整性、規范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管控,通過對“營配調”系統數據和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核查和校核整改,實現了“營配調”三方系統數據一致及系統數據與現場實際一致,為公司配電網提升、精益運維、線損管理、客戶個性化、智能化服務等業務水平提升筑牢數據支撐,為數智化堅強電網建設打牢“底座”。
挖潛增效 提升基礎數據質量
今年,即墨區供電公司對數據準確率指標進行分析診斷,建立數據質量問題閉環管控機制,全面開展重點領域數據的核查、整改和管控工作,實現了重點領域數據準確率100%和重點領域數據高質量目標。
“我們將數據質量作為核心關注點,增強數據安全性、確保數據準確性、提升數據可用性,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奔茨竟╇娭笓]服務分中心數據治理負責人邵玉潔說。為保障重點領域數據校核與治理工作高效、有序開展,組建運檢、營銷、數字化等多專業協同的“4+3×3”柔性團隊,抓實數據采集、數據錄入、數據維護等關鍵節點,明確時間、標準、責任,按照“控增量、管變量、治存量”的原則,創新運用“65231”工作法開展數據治理,做好數據主人認定,實現數據質量問題的動態清零,確保數據準確率保持100%,營配調增、存量異動數據的準確一致。
運檢專業數據主人每日通過PMS系統和電網一張圖治理工具、效驗工具、沿布工具對異常數據進行跟蹤核查,系統提示出異常數據當天進行整改反饋。營銷專業數據主人通過公司級業務數據一張圖查詢工單清單,對異常數據進行日跟蹤日核查,在完成存量異常治理的基礎上,嚴格管控增量異常。
數字化賦能 提升基層工作質效
為確保數據治理和管控工作常態化開展,即墨區供電公司深挖數據管理技術優勢,積極應用RPA、數字同事等數字化技術,打造集中高效、實體化運作的數據管理平臺,提升基層供電所工作質效。
“我們依托RPA等數字化技術,試點建成運行供電指揮服務分中心,打造了‘指標監控一體化'‘數據管理精益化'‘業務流程智能化'三個示范,采用科學、高效的數字化手段,在數據采集、梳理分析、信息錄入、校驗核實、統計分析等流程中,充分發揮數字化、智能化作用,為基層減負增效�!蹦壳�,供指分中心已開發應用RPA典型應用場景25個,通過高效的數據統計分析、數據校核管控,提高了數據查詢頻率,增強了指標管控力度。
以10千伏線路數據為核心,供指分中心針對PMS-環網柜數據、PMS-中壓站外-配網開關數據、配電自動化-配網開關數據、PMS-中壓站內-配電變壓器-公司數據、PMS-中壓站內-配電變壓器-用戶數據、PMS-中壓站外-柱上變壓器-公司數據、PMS-中壓站外-柱上變壓器-用戶數據、配電自動化-配網變壓器數據、同期系統配變明細等九大類數據,開發應用RPA自動校核數據46341條,大大節省了人力時間,避免了人工校核出錯的幾率。
供指分中心成立以來,將營配調數據治理和質量管控作為重點工作之一,累計監測輸、變、配106類設備數據398.9699萬條、客戶服務領域數據1020.03萬條、電力能量流領域數據7.36萬條,處理各重點領域工單122條。
智能化管控 提升線損治理成效
今年以來,即墨區供電公司每日應用“線損數據實時統計與分析智能化數據工具”對即墨區域指標進行實時統計分析,高效完成線損率壓降任務,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9月累計減少線損電量1768萬千瓦時。
為扎實推進線損治理工作,即墨區供電公司全力推進“營配調”集成貫通,精心打造了“線損數據實時統計與分析”智能化數據工具,并于2024年1月正式上線,在日線損統計、累計線損統計、線損異常、智能校核、異常工單等各個模塊開展實際應用,既減少了人工統計的耗時問題,又通過數據穿透等大數據功能,精確定位跑冒滴漏、偷竊電等疑點及檔案異常,通過用好用實這一把線損治理的“趁手兵器”,線損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以即墨10千伏女島線南營子2號臺架變線損異常為例,在該工具投運前,線損管控人員需要查驗一體化電量與線損管理、營銷3.0、采集2.0等多個系統的實時及歷史數據,人工繪制曲線并進行比對,分析查找異常情況,耗費人力時間約2小時。應用“線損數據實時統計與分析”智能化數據工具后,僅需輕松點擊“詳情”按鈕,上述結果便可自動分析生成,即時展現在管控人員面前,極大程度節約了工作時間,壓降了線損率,提升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