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破局之路“漫漫” 開發商“零首付”自救
據銳理數據發布,8月份即墨新建商品房成交1468套,同比去年8月的952套上漲了54.2%。而在剛剛過去的九月第一周,即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00套,邁過城陽,僅次于西海岸。
很多人說,你看,即墨樓市還沒有走下神壇。
不可否認,即墨近期的確有幾個首開去化不錯的盤。
位于汽車產業新城的華僑城項目,憑借7字頭的起價,首開144套房源據悉已經全部清盤,頗有“鄰居”即墨青特城2019年年底的架勢。青特跟華僑城這兩個項目的確打開了即墨北的市場,探究原因,一方面是龍泉街道近幾年確實沒太有優質的商品房入市,自然成了另一方面大眾的員工也有居住需求。大開發商+好物業+擊穿區域價格底線的定價,自然能收割一波。
再往南走,青威路上的旭輝銀盛泰星河城打出了不足9千的精裝房起步價,像一個重磅深水炸彈,開盤當天五百多套房源幾近清盤。這個銷售成績,與當下即墨樓市的基本面完全不同,確實算得上是“神盤”。不得不說,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但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在樓市的“激烈分化”下,同板塊不同命的現象太常見了。很多項目首開去化率能達到五成,就已經值得慶祝了,更不用說那些只有個位數成交量的項目了。不可否認,一大批項目正在陷入“賣不動也漲不起”的僵局中,充斥著無可奈何的情緒。
提到即墨,自然繞不開城西板塊。十余盤的激戰逐漸白熱化,據爆料甚至有兩個項目的銷售人員為了搶奪客戶而大打出手。面對海量的庫存、有限的市場容量,開發商用著“花式手段”做著困獸之斗。
怎么辦?只能是不斷進行價格的“下探”,用小戶型+低總價來擴大客戶群。要知道城西板塊近一兩年是主打改善的,畢竟有整個即墨最好的教育資源,房價一度沖到2萬線。但如今在兼顧改善的同時,逐漸向著剛需傾斜,百平米以內的產品越來越多,購房起步門檻也在降低。從去年年底開始逐漸出現1.4萬以內的房源,到近期某盤內購會上精裝房源價格已經邁入1.2萬以內。雖然價格與之前相比降得很猛,但似乎也沒有達到購房者心中的理想“底價”。
當打折優惠都無法刺激消費的時候,開發商刺刀見紅,終于祭出了大招。緊鄰翠英中學的某純新盤剛亮相就樹起了“0首付”的大旗,以期獲得客戶的“好感”。編者以購房者身份致電了該項目,據置業顧問介紹,只要交上定金,首付款可以等到3年后交房的時候再補齊,且沒有任何利息。這波操作是不是有點上半年城陽的味道了呢?
城西價格戰玩得風生水起,也把隔壁創智新區拉入泥潭。之前某9字頭起價的洋房已經讓板塊的價格面臨松動的邊緣,如今大多數項目還在苦苦守著萬元線。別說賣上價了,房子能不能賣出去都是問題。當下的即墨樓市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面對暗淡的市場,開發商只能自救,先下手為強。
如今,金九銀十的含金量已經大不如從前,但開發商還是愿意在這兩個月上押寶,花式營銷抓緊出貨。畢竟在“裸泳”的時代,能翻起浪花的月份不多。只是不知道接下來的價格戰會激烈到何種程度,是否會出現新一輪的降價潮。即墨的“金九銀十”會來嗎?恐怕對于大多數項目來說,只是更加接近“寒冬”而已。
即墨的確需要幾個能“撐場”的項目,來振奮樓市,但也要明白,僅憑兩三個熱銷項目就想沖擊整個即墨的房地產市場在當下恐怕有點天方夜譚了。